灵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要做精品农业上优质农产品的高价 [复制链接]

1#

为什么要做精品农业?因为优质农产品的高价格,能为你带来高收益!我们先来说下面的3个案例:

一、元一枚的富岗苹果,高价的原因:质量+文化内涵

富岗苹果生长于河北省内丘县的岗底村,品种以富士着色系为主,果实细脆津纯、清香蜜味、酸甜适口、易储耐藏,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苹果的营养很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15种高于全国代表值。但最初也和其它国产苹果一样卖着“土豆价”。

富岗苹果是怎么提起价来的?来自基于优质产品上的定位和价格调整,加上权威背书。有一年,富岗村带头人村支书杨双牛到北京找销路,发现富岗苹果的孪生兄弟(怎么叫孪生,后面再讲)富士苹果“世纪1号”标价一枚元。他花元买了两个,带回家让村民品尝对比发现,两者大小、果型、色泽和味道几乎完全一样。可是这枚日本苹果,却在中国卖出倍的价钱。

杨支书不服气,也想按日本苹果的销售方式按个儿卖。他把苹果分三级,其中一级苹果(直径95mm以上)定价50元一个,定位在中高端消费群体。村民有质疑,认为“50元能买半袋小麦”。还有县领导批评他:“吃半拉儿苹果就二十五,价格太离谱!”

在张家口召开的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杨双牛竟然因为“50元一枚苹果”成为代表的笑料。河北省时任省长力排众议:“富岗苹果50元不是太贵了,而是贱卖了,建议富岗苹果卖元一个。”杨支书很聪明。从此,富岗苹果的礼品包装盒上多出一行字:“省长建议价:一枚苹果元”。

年,富岗苹果结束了论筐卖的历史,以论个儿卖的崭新形式走向消费者,打造出了中国最贵的苹果。

光是这样一个对比,加上省长的一句话,在市场上就能卖元么?非也。

富岗苹果的高价格,还来自富岗特有品种的栽培和生产标准的严苛。富岗苹果所在的河北省内丘县,位于三百六十弯盘山道后的太行山深处,这里层峦叠翠,空气清新,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利于糖份积累,有多年的果树栽培历史,崇祯十五年《内丘县志》就有记载。但是内丘苹果的现代栽培始于年,当时仅仅聊以充饥。年,富岗村民安长才到山东探亲,带回三十六株“金冠”和“国光”苹果苗,种在当地,结果后,虽苹果外观普通,但口感很好,于是在内丘西部山区有了小名气。当时的苹果还不叫“富岗苹果”。

年,富岗山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退伍兵出身的杨双牛,力图解决富岗村民人均收入不足80元的窘状,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根据人均山场14亩,人均不足半分田的现状,及富岗多年种苹果的历史,将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放在了山场治理上。干了11年,带领村民建了6家集体企业,种了20多万棵苹果树。年8月,连降暴雨,山洪暴发,全村多亩保命田被洪水冲走,山场果树遭受了很大损失。村民们哭着说,这日子没法过了。这时,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随省里的科技救灾组来到岗底村查看灾情。他递给杨双牛一张写在烟盒上的字条: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李保国。后面留了电话……”然后,就有了杨双牛请来了李保国。

从年到9年,李保国每年有多天住在岗底村。他把果园当成课堂,从剪枝、套袋技术开始,手把手传授技术给村民。随后,富士苹果作为中日友好交流项目,成功引进到适合种植的岗底村,李保国教授以红富士苹果在岗底村的生产特性为依据,改良研发了适合当地气候、土质特点的新品种,富岗“一、二、三”号苹果先后诞生。还独创道苹果标准化生产工序,全省第一家建立苹果追溯系统。岗底村成为“全国科教兴林示范村”、“全国山区小康建设示范村”,其标准化科学种植模式也成为全国样板,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誉。

据说,《富岗有机苹果生产技术规程》有道工序,果农必须把每道工序一个不落地记录下来,上传到富岗苹果企业集团的苹果质量信息追溯系统,录入苹果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