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鉴华山论鉴328精选藏品展示 [复制链接]

1#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专家估价:55万

店主报价:40万、45万

宋宝财点评:稍有对于古陶瓷有一些研究,或者是爱好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磁州窑风格的瓶子。关于磁州窑,它是宋金时期应该说是最大的一个民窑。尤其是在北方,宋金之后它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主要窑口就是在我们的观台窑。这个瓶子首先它属于这种白地黑剔刻的装饰风格,而且这个口沿做得非常的大,这叫广口外撇。整体看上去,这个口沿的釉和它器身上的釉还有一些差别。它的施釉基本上到底,而且露胎的地方包括修胎都很粗糙。这个地方斑斑驳驳的,这是属于露釉的地方。而且这个修胎痕,整体看包括上面都是不够精细的。这件器物有磁州窑的风格,可以说它代表了磁州窑工艺里面最高的水平。第一,如果您上手的话,它的胎体非常的厚重,有压手的感觉;第二,我们看它露胎的地方,是典型的磁州窑胎土。因为磁州窑用的是大青土,所以烧制成以后颜色主要是以青灰为主;再有我们看它的修胎部分,修得非常干净利落。虽然不规整,但这正是磁州窑典型的风格。这种工艺也是磁州窑里面做得最好、最精湛的。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制作工艺,在古代的时候首先把这个瓶子拉坯成型,给它施一层白色的化妆土。然后在白色化妆土上面再施一层黑色的化妆土,在这个黑色的化妆土上,用尖锐的工具给它勾勒出纹饰的轮廓。然后把轮廓线以外的黑化妆土剔掉,所以说它对于这个工匠的技术水平要求是很高的。经我鉴定,这是一件宋代·磁州窑白地黑剔刻牡丹纹瓶的真品。观察席意见:这种瓶子在宋金的时候其实是有名字的,我们通过美国纳尔逊博物馆的一只特别高大的花瓶,它上面就刻着铭文,写着“花瓶刘家造”。证明这种瓶子在宋金时期,它的名字就叫做花瓶。它是用作陈设使用,上面可以插鲜花的。这只瓶子在上个世纪当时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宋代的时候不可能烧造这么大的瓶子。而且他们觉得宋代没有花瓶这个称呼,所以综合认为纳尔逊博物馆的那只磁州窑的瓶子是新的。但是后来磁州窑又出土了一样的标本,一样的工艺,一样的龙纹,上面也刻着刘家造。这证明纳尔逊博物馆那只瓶子是可信的,说明这个时代在进步,我们的认知也在提高。白海波点评:这件东西的纹饰主题是双龙捧寿。两条龙,龙头冲下,龙尾向上翘。盘旋曲踞,中间形成了一个开光的面。这个开光面有一个瑞兽,通过这个刻画,这是一个坐姿。这是龙的九子之一,应该是狻猊。狻猊喜静不喜动,结合它那个嘴里头吐出的那个烟,吞烟吐雾的状态,这都是它的标志性特点。另外一面做了一个灵芝树,灵芝树也是我们明清的这种文玩牌子,和一些玉器上面经常出现的纹饰。整体来看这件东西的油性还可以,料子属于这个检测报告上出具的那个名词,是和田玉。形制、纹饰大致都属于清代的特点。这件东西为什么是仿品?首先我们通过观察,它表面的光泽质感,泛出非常明显的这种玻璃光泽。这种玻璃光泽是典型的、广义和田玉,不是我们心目当中那个新疆和田地区的和田籽料制作的,这应该就是青海料;其次,它整个采用浅浮雕雕刻,整个的地子过于平整,显然不是手工采用砣具,或者是顶撞工艺一点一点搓下去的特征。再有一个,它表面整体没有任何古玉应该有的这层包浆。在微观情况下,或者在放大镜下观察它应该是非常斑驳的,有层次感的特征,而在这上面显得非常的平整。经我鉴定,这是一件清代·广义和田玉双龙捧瑞兽牌的仿品。

专家估价:8万

店主报价:5万、9万

李彦君点评:这是一尊錾胎填珐琅的铜胎佛像,这些花纹是一点点用錾子錾出来的。这个底是烫锡技术,就是把裁剪完的铜片坐到火炉子上,然后撒一圈锡。把它坐上去,底下烧火,锡化了就焊接在一起。佛像里还有模范,里边有范土。拿着很重,然后这尊佛像颜色有点太艳,这眼睛有一些滑稽。这种錾胎锤胎的佛像是非常稀少的。因为錾胎很难,技术非常高超而且是慢工。而且这种珐琅料又不是我们掐丝珐琅上的料,这种珐琅料是画珐琅,上边没有那些棕毛孔洞,它比较细腻。“大明宣德”、“大明永乐”这种称呼很早就有,宣德炉有的草记款就写“大明宣德”、“大明永乐”、“大明成化”。刚才刘雄说得也对,这件佛像就是精度不够,它并非是造办处的东西。这种佛像造的最好是多伦县,好多蒙古工匠最早给藏传佛像造了好多这种锤胎的。蒙古工匠手工也很草率,它不是宫廷造办处标准的官制的款,这种民间的款的现象是很正常的。这个錾胎填珐琅做的这么好,假如说不是佛像,要是个容器,是个瓶可能更贵。反而因为佛像,影响了它的价值。经我鉴定,这是一件清中期·錾胎珐琅释迦牟尼佛像的真品。观察席意见:像这种珐琅造像确实比较稀少,它这个底足的磨损状态也是很自然,很老旧的一种状态,应该来说是一个老的物件。但是对于年代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一点点异见。因为清中期的这个珐琅,这种工艺应该来说是比较好的。但是我刚才看它那个四个字,“大明宣德”这四个字,我觉得比较潦草一些。我一直研究这种炉子、这些铜杂的东西。我发现一般我们写一些寄托款,会写“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或者是“宣德年制”四字款。或者是两个字就“宣德”,甚至一个“宣”字。一般写这种“大明宣德”这种制式的话,年份就比较靠后了。一般我看到多数是民国以后的东西了,应该说可能到不了清中期。

专家估价:99万

店主报价:60万、98万、万

李砚强点评:陆俨少先生常用图章有多方,其中这个晚晴轩就有十几方,所以说他是经常变换的。这是一幅传统的浅绛山水,创作时间是戊辰年,就是年。画中山峰云雾缭绕,若隐若现,我们发现这个半山当中还有几间茅草屋,室内坐着一位静思等候的高士。画的右下方山间小路上来了一位访者,整个画面全然没有现代环境,犹如世外桃源。这幅画的右上角有一方章,叫“旧家上柏山中”,这是陆俨少先生的第二个故居。年书法家费新我先生也搬来此地,年抗日战争爆发,两位老人离开了此地。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陆俨少先生重回故里,非常怀念上柏山,就因此画了几幅有关上柏山的作品。这幅《山居图》就是当时所作,还有这个山间这来访者,就是费新我先生。经我鉴定,这是一幅陆俨少·《山居图》立轴的真品。观察席意见:中国书画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那就是以书入画。元代的大画家赵孟頫,在他自己的作品《秀石疏林图》题过一首很有名的诗,叫做:“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於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赵孟頫的书画理论被后世书画家奉为金科玉律。陆俨少先生对书法下过相当的工夫,我们从陆俨少先生现存的书画作品的题款中可以看出,他的书法的题款经历过几个变化。早期他学过魏碑,中年他又博采众长,然后他晚年以唐代杜牧的《张好好诗》为依归,学得惟妙惟肖。从这张作品的题款中看,他的这个用笔显得十分老辣浑厚,跟他的这个绘画的用笔如出一辙,十分耐人寻味。下场海选早知道

时间:年4月10日9:00-17:00

地点:西安大唐西市国际古玩城(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南路号)

时间:年4月18日9:00-17:00

地点:广州古玩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94号)

时间:年4月25日9:00-17:00

地点:*河口古玩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府前大街号)

-

《华山论鉴》如约呈现

每周日晚间21:10陕西卫视首播

每周一午间12:20陕西卫视重播

每周一网络版视频更新

期待您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