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会在一些线下门店,最为直观的就是药店,为了提升门店对潜在顾客的吸引力,遏制客流下降的举措,各零售企业在会员服务方面的手法日渐纷杂,纷纷出台各种促销政策,或换购,或买赠,或积分兑换。
然而,无论是柴米油盐还是锅碗瓢盆,门店的买赠换购活动或多或少都有些局限性——“再怎么搞促销,招揽来的都会是一些贪图便宜的客人。”这样的论调曾经让“促销方”倍感彷徨。
面对此类窘境,其实线下门店更加需要突出特色,也许可以换成“礼品墙”与“礼品屋”的形式展示礼品,即礼品成墙、成屋,或许会有不一样的风采,产生非同一般的效果。
字面意义上可以这样理解,礼品都砌墙成屋了,那必定是相对“海量”的,这种海量不仅包括绝对数量上的多,更包括满足对象的多。比如,满足中老年人的床上用品、厨房用品和日用品等,满足年轻人的洗发水、洁面油、剃须刀和药皂等,全方位满足各种年龄、积分和收入水平的顾客对于赠品的选择要求。
积分兑换,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给顾客一定的实惠,来换取其对药店的忠诚度,将其购买活动尽量集中于该药店。“礼品屋”和“礼品墙”有较大的陈列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换句话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顾客通过自己的忠诚购买行为获得自己最需要的礼品,将选择权让渡给顾客,这样在买赠换购中让顾客感到“尊重”与“自由”,加之切实实用与丰富的品类,极大提高顾客黏性。
一场营销活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对周边顾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进而产生了解、购买的欲望。陈列和门店布置,凡此种种均为“吸睛”所布控,视觉冲击力的意图非常明显。百余种赠品陈列成墙、成屋的视觉冲击力绝对不亚于任何“花团锦簇”的门脸布置。
不管是“礼品屋”还是“礼品墙”,大多需要设置于店堂最为显眼的地方,有临街橱窗的,更是将其作为首选陈列位置。纷繁炫丽、造型各异的礼品,如能摆出醒目造型,配合换购积分标准的文字说明,绝对会吸引来往顾客的注意,不难激发对礼品有意者进店的冲动。
礼品屋、礼品墙,其实还有另一番值得琢磨的功效——有利于一线人员现场拉单。
众多的选择、震撼的视觉,对于每个进店的顾客都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迟钝”的顾客没有发现“礼品墙”或“礼品屋”,也没有因其产生新的购买冲动时,一线人员还可以在顾客正常购买时,向其介绍药店会员积分政策,针对顾客衣着和指定购买商品,猜测可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