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本不足3元月售5万只自己不敢吃,揭秘 [复制链接]

1#

昔日北京特产金字招牌的“北京烤鸭”,为何如今令人退避三舍,甚至是沦落到遭人唾骂的程度?那些出售给外地游客们“特制”烤鸭是怎么来的?其中隐藏着哪些玄机?本期文章我们就来聊聊饱受争议的“北京烤鸭”。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故宫、颐和园、天坛等等风景名胜不计其数,但凡看一眼都能令人心旷神怡,不过要说什么比风景更能让人记住一座城市,我认为非美食莫属。在形形色色的京味中,烤鸭应该算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诸多美食中的佼佼者。不过大家发现没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最能代表北京的特色美食从赞不绝口变才成了人人喊骂,更成为了旅客们到北京避雷首选,我们不禁要问:“北京烤鸭,你到底怎么了?”

事实上烤鸭不仅仅是在北京极具代表性,它也是我们中华传统美食中比较独特的标志。根据史料记载,烤鸭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元代,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增强和技术上的不断发展,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烤鸭。要说制作这道美食,工艺还是相当考究的,首先人们必须把鸭子处理干净,随后在皮与肉之间充填空气,迫使两者分离,最后在鸭身涂抹麦芽糖,风干到一定程度送入烤炉,最少40分钟后,鸭子才算外酥里嫩。

按照传统方法制作的烤鸭,外形呈现深红色,好似涂抹了一层朱红色的油漆,咬一口,肥而不腻,可谓色香味俱全。毫无疑问,这其中工艺最完善,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全聚德”烤鸭,一度它也成为了整个北京烤鸭界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但凡是来到北京的游客,无不趋之若鹜,一睹烤鸭风采。

后来为了方便四海宾朋便于携带,也为了北京烤鸭能够在京畿之外发扬光大,真空包装的烤鸭应运而生。经过压缩处理后,实现了鸭肉与空气的隔绝,也就防止了细菌的滋生,很大程度上延长了保质期,且真空烤鸭体积较小,非常便于远距离运输。这样的产品,这样的知名度,自然是不愁市场的,然而伴随着真空烤鸭的火爆,不少居心叵测的人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为了赚取可观的利润,他们干出了一连串毫无底线的卑鄙勾当,也相当于直接砸掉了“北京烤鸭”这块金字招牌。

年,一篇题为《我在北京被骗了》的文章火遍全网,作者声称自己是一位到北京游玩的旅客,为了给老家的亲朋带一些礼品回馈,特意在出京前到一家颇有名的特产店以高昂的价格购买了真空包装的全聚德烤鸭。本以为这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没想到却惹来了大麻烦。

等回到家他打开包装后,突然发现所谓的真空烤鸭并非整鸭,而是各种被剁碎的鸭肉,伴着大量的碎骨压缩在了一起。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没想到鸭子还散发着股股酸臭味,根本难以下咽。另外,包装袋上虽然标着产品重克,实际上里面的鸭肉寥寥无几,倒是配的甜面酱包占了一半的重量。文章的作者还表示,自己买回的烤鸭有一部分送给了朋友和同事,产品质量如此堪忧,以后大家还如何见面呢?

这篇文章立刻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不少网友和媒体相继转发探讨,舆论很快就趋于白热化。在此期间,还有不少网友发声,分享了自己在北京因烤鸭上当的经历,控诉北京对食品安全监管不力,或声讨不良商家的欺诈行为。

其实盘点一下网友们吐槽的内容,不难发现主要的争议点存在于“以次充好”和“缺斤短两”上,毫无疑问,这些朋友都在北京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制假售假的人到底是谁?如此低劣的产品是如何过得了防疫检验这一关,转而进入各大特产店销售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有媒体展开了暗访调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段时间的调查后,记者发现在北京不少隐蔽的胡同中还真存在着猫腻。首先,通过调查,这些塑料包装的烤鸭价格大约在30元到70元不等,最高的也不超元,很显然,这和真正的正品北京烤鸭价格相去甚远。当记者询问摊主是否有更便宜的,能否保证质量,对方却坦言:“还有20块钱的,但质量完全不能保证。”看着摊主的坦然表情,记者愣是没反应过来。

摊主似乎看出了记者心里的疑问,补充说:“你摸一下就知道,里面根本没鸭腿,也就是假的。”记者疑问:“知道是假的为什么还卖呢?”摊主表示:“有人需要这些糊弄人的东西,我怎么能不卖呢?”此话一出道破天机,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产品根本不是什么全聚德烤鸭,也完全不符合售卖标准,之所以明目张胆的制假售假,原因无他,就是牟利!

经过媒体曝光后,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起事件,不过考虑到涉案者众多,制假售假规模庞大,因此还需要从长计议,尽早溯源。在经过研判后,有关部门决定从真空烤鸭的产地追踪,并且很快找到了生产假冒伪劣烤鸭的市场。

很快,警方就锁定了一名重要嫌疑人——孔令叶。此人出生于河北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穷苦的生活并没有让他立志成才,反而是落下了一身恶习,经常干些打架斗殴,投机倒把的事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河北有一家颇具规模的食品厂专门生产鸡鸭肉的残次品,且利润可观,于是他跑到食品厂采购了部分货源进行出售,最终获利30%。有了这次成功,他坚定了走贩卖低劣鸡鸭肉产品致富的决心。

在家人的帮助下,他拿到了一笔启动资金,开始大展拳脚。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他找到了食品厂负责人达成了协议。用食品厂老板苑继昌的话说:“我这里只有鸭架子这样的东西能给他,可他完全不嫌弃,还想要更便宜的原材料。”从年开始,两人就形成了供应关系,苑继昌按照孔令叶的要求,把便宜的鸭架、鸭骨经过蒸煮、晾晒、上色等处理后,最终做成了真空包装的烤鸭。

而另一边,孔令叶也通过关系成功把劣质仿冒北京烤鸭打进了需求量更大的北京市场。为了吸引顾客,孔令叶把目光瞄向了各大特产店,并且还给自己的产品打上了“全聚德”的商标。当然了,他的产品成本远低于真正的全聚德烤鸭数倍乃至十数倍,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换个角度说,孔令叶通过制假售假赚了个盆满钵满。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丰厚的利益,孔令叶在中途还更换了一次包装,进一步减少了鸭肉的分量,而增加了甜面酱的重量,这也就是之前《我在北京被骗了》作者买到的那种北京烤鸭。

眼看生意越做越大,孔令叶本人完全忙不过来,于是很快发展了下线——张跃峰。他从孔令叶处进购烤鸭,在经过二次包装后进行售卖,为了增加销量,还找到某食品厂老板王伟超配套搞出了凤爪、鸭脖等产品。为了便于打通更多的销路,王伟超一伙还通过修改小麦粉合格证,伪造了北京顺义区的检疫合格证,靠着投机取巧躲过了超市负责人的审查。不过鉴于有关部门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管控力度的不断增加,上到孔令叶,下到张跃峰,平日里还是深居简出,谨小慎微的,从不随便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虽然他们机关算尽,可要知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经过警方多方取证,并掌握了相关嫌疑人的行踪后,年某晚,抓捕行动正式展开,孔令叶黑心烤鸭制作团伙骨干成员悉数被捕,无一漏网,专项行动取得巨大胜利。

后来,警察在嫌疑人住处搜查到余箱烤鸭,合计只,不过执法人员知道,这些不过是黑心销售网的冰山一角而已。根据销售记录显示,仅一个月的时间,黑心烤鸭的销量就高达5万只。面对铁证如山,孔令叶等人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同年,北京黑心烤鸭制销团伙案正式开庭审理,法院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判处孔令叶、苑继昌有期徒刑6年;张跃峰、王伟超等其他涉案人员有期徒刑1年到4年不等,他们所有人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当然,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将食品安全问题视为民生的头等大事,且勿再给首都抹黑。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大家对北京烤鸭有怎样的印象?有没有上当的经历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