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念佛法门统摄禅宗律宗密宗教下,知难 [复制链接]

1#

初学佛子十个有九个半都瞧不起净土宗,认为念佛一法是没有文化的愚夫愚妇所为。当年我也是如此。年轻人,心高气傲,自觉自己是有文化的读书人,哪里能学那些没有文化的老年人,念佛、烧香、拜佛、吃素。这些都是搞迷信。有文化有知识的就要学禅宗,“言下顿悟”“立地成佛”等后来学佛日久,深入经藏,回过头来才发觉,“莫谓法浅,是法甚深”,净土一法看似简单,背后的道理,没有对佛法有很深的见地,是搞不懂,也无法圆融的。

为什么说行易呢?念佛基本人人可念,人人能念,人人会念,但是念佛背后的“道理”,许多人就很难搞清楚了,这需要深入经藏,对佛法有很深很圆融的见地才行。就好比治病吃药,药谁不会吃呢?但是这副药的“药理”是什么?治病“原理”是什么,就不是人人都懂的,需要深入的研究,需要丰富的药理知识。但好就好在,我们“治病”也不要人人都会药理,谨遵医嘱,按时服药也能治病,所以念佛一法是“暗合妙道、浅通佛智”。

念佛法门广大,以念佛法门统摄禅、教、律、密一点也不夸张。禅:念佛三昧就是禅宗的一行三昧,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所依循的“东山法门”即是以念佛参禅。教:天台宗智者大师本就弘扬净土,华严宗的根本经典《华严经》以普贤十大愿王导向净土为结尾,法相宗祖师世亲菩萨以净土为归宿,著《往生论》,且在《摄大乘论释》中有“因此愿悉见弥陀,由得净眼成正觉”之句。律:律宗灵芝元照律师将佛教判为两教,即娑婆入道和净土往生,认为娑婆入道有大小偏圆之分,净土往生为圆顿纯一大乘,所以一生弘扬净土法门。密:密宗本身就有阿弥陀佛修法,虽然号称即身成就,但只是针对上根人,若是无法即身成就,便是以往生极乐为最殊胜。所以说净土宗太大了,真正了解的人才知道,这一宗虽然看着浅近,但修哪一宗也绕不过它,号称汉地佛教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最后便是以极乐净土为归宿,其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赞念佛法门为易行道,并且详细解说念佛三昧的方方面面。

佛所说法,无一法不是疗治众生的病苦。念佛法门,名为阿伽陀药,总治一切病。但无论修何种法门,都要信心坚固,把得住,行得深,方能得圆满的利益。信心坚固,持咒可成,参禅可成,念佛可成,都是一样。若信根不深,只凭自己的微小善根,薄学智慧,或记得几个名相,几则公案,便胡说乱道,谈是论非,只是增长业习,到生死关头,依旧循业流转,岂不可悲。

真实修行的人,不起人我分别见,以一声佛号为依持,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二六时中,念念不忘,绵绵密密。功夫熟处,弥陀净境现前,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只要信心坚定,心不坚,万事不能成。

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来是一件事。参禅提一句话头,横截生死流,也是从信心坚定而来。若话头把持不住,禅也参不成;若信心坚定,死抱著一句话头参去,直待茶不知茶,饭不知饭,功夫熟处,根尘脱落,大用现前。与念佛人功夫熟处,净境现前是一样的。到此境界,理事圆融,心佛不二,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差别何在?希望大家以一句佛号为自己一生的依靠,老老实实念下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