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穿过红石街,穿过红石街 [复制链接]

1#
早期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06/5677813.html

早点吃得很舒坦。就在我们住宿的中兴村旅店出门右手边不远,一位家住江对岸村子里的中年妇女独自个开着个小餐馆,里头卖着地道的酥油茶,正是我们昨早在对岸金江镇苦苦找寻不到的,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能干的老板娘在忙着给我们现做手工粑粑,我跟她说自己老家离这不远,也常做酥油茶粑粑吃。然后和伦子两人自告奋勇,动手打起了酥油茶。三人边动手边拉话,一会功夫便成为熟人,不明情况来买早餐的人,还以为我们是合伙开店的呢!

过程中老板娘心直口快地给我讲了她自己。比如每天骑摩托早出晚归穿行于金沙江两岸、一儿一女在哪工作等等。还给我看了她家村子、院子的视频。那是个不错的院子,院里院外栽了许多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看着就是个叫人羡慕的栖居地。我说:你家真漂亮,今天没时间了,不然我都想跟你回家看看了。她说:下次下次,下次你来,一定多在几天,我领你去我家!我说好的。

这世上,能干人不少,有情有义的人也蛮多。

约四十分钟车程,来到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标识碑停车处。李老师开始捋人数:哪些攀岩,哪些直接走路上千龟山。

想到攀岩,我在犹豫:我见过影视里的攀岩。那些身强力壮、胆大心细的悍将形象浮现出来。想到他们紧抠崖壁的手,我指甲壳下血流汩汩,指尖发麻。想到他们蹬踏在壁立巨岩上的脚掌,我小腿开始弹三弦。然后我就想:我是不是该站到对面那几位选择直接爬千龟山的队伍里去?嘴里对近旁的同事小弓说:什么是飞拉达呀,好怕怕唷!小弓说:不怕,你就想着:身子飞呀,手拉好了,然后就到达对面了!她还说,本次出行,她就是冲着老君山飞拉达来的,否则许多地方她是去过了的。两人正小声嘀咕,只听李老师大声说:大家都勇敢些,你们都干什么吃的,那个飞拉达连十几岁的小朋友都敢爬的,只要严格按照教练的要求做,没有危险的。

于是,我就坚定地站在飞拉达的队伍里了。

云南丽江的黎明,离县城多公里。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多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是我国西南区最大的丹霞地貌群,也是全国最大的丹霞地貌之一。黎明多红石,每道悬崖,每个山峰都有红石。传说太上老君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老君山上炼丹,那窜动不灭的火焰一直蔓延至此,于是就有了这一片色赛丹珠的红色砂岩,镶嵌在莽莽森林的万绿丛中,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飞拉达是意大利文的音译,指的是在山体岩壁上建设,由钢扶手、脚踏、生命钢缆等构成的攀登径道,让不具备攀岩能力的人也能攀上陡峭的岩壁。丽江老君山飞拉达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丹霞岩壁“飞拉达”线路,是中国海拔最高(-米),绝对高差最大,(75米-米),由法国高空安全公司设计承建的中国最安全、最专业、最刺激的“飞拉达”线路。

一条红石街,穿到那头,一边是道道绿林托举的红色崖壁,还有可作壁上观的飞拉达攀岩。另一边是一条深深长长的山谷,沟帮和沟尽头,卧着数不清的石龟。壁上飞拉达,惊恐刺激,得瑟潇洒。谷畔石龟,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再看难忘掉。

山是石头山,石是山中石,石间有植物。无论石头和植物,皆从遥远的时光里走来,它们一直在那里,安静从容。山石磊作层层叠叠的丹霞地貌,人从它的夹缝壁脚向上。抬头前望,奇异错落的褐红石柱,于朝阳中既温柔又坚毅地俯视行人,老也近不得它。回头看,山脚沟涧如银带朝低处缓漂,已听不到水声。对岸高山,仍旧那么高大得不可一世,朝阳里红光四射。

心头想着即将看到、爬将上去的“飞拉达”,就给自己鼓劲:使劲,快爬,爬到飞拉达起点,然后鼓足勇气,爬到眼前这座高得抬眼望能掉落帽子的山顶,站在山顶上,好生看一看四周,究竟啥样。于是,抬脚,一台台、一坎坎,爬爬爬。

到了。急切找工作人员报道:我们买好票了,快给我们“飞拉达”。清点人数,还差几位,工作人员说:不要急嘛,等你们人都到齐了,我们要讲解培训呢,如何穿戴、怎么换手,这些都很重要的,待会我讲的时候,你们可都要认真听仔细了,漏了一个环节都不行的。

于是,等待。

终于听完讲解,穿戴整齐,可以攀岩了。保险起见,为途中照应考虑,一男一女岔开列队攀爬。伦子打头,我排第二。刚开始的几步,坡度不大,对频繁换解安全扣又不适应,于是请示教练:这儿不危险,我可以不换扣子直接爬吗,到高处再扣上?教练在山脚大声嚷嚷:不行的,你不扣就不可以爬!

好吧,我就乖乖地,解扣,换扣。没多会便也运用自如了。想到后边有队员,在这个只可前进没有退路的山崖,生怕挡了他人的道,影响别人成绩,我们就加快节奏,快速解扣换扣,双脚不停地爬呀爬。直到转过第一个悬崖端口,回头已经看不见队友了,才放慢节奏,看看四周。

此时的我们正挂在一个绝壁当中,往上不见顶,朝下见不着底。可见更远处的沟谷、山峰,远远近近的树木。所见都不是平时站立地面的样子呢。视角如同岩羊过壁隙、走兽贴崖、松鼠立树梢、壁虎匍匐峭壁,鸟儿歇脚崖壁......这些日常生活在深山丛林中的生灵们的视角,就这样想象着自己是这些动物,用它们的眼睛作壁上观。此时感觉爽爽,挺得瑟的。

然后我们又鼓足干劲,想着努把力,尽快登向山顶——我们原以为这条蹬道直达山顶,然后从山顶走台阶下来。在山顶上便可以一览众山小了。没想到,走上去不远,蹬道从另一方下行了。我们仍充满希望:应该是转过这个崖角,再朝顶上绕去。然而,事实是,蹬道一直延回到栈道处了!

脚踩栈道,看队友们,还都款款挂在壁上呢!我们是既自豪又遗憾。自豪自己攀得也太快了,遗憾没多在悬崖上得瑟得瑟。这样想时,我们就快步跑回起点处,打算再攀一次。

还没攀上几步,被教练喊停了:下来下来,只能攀一次。我们请求:你看我们队尾才攀上去不多时,你就给我们再攀一次呗!

求也没用,只有下来。

我们攀的是A线。不甘心的两人又沿栈道往上爬,爬到B线处。但B线附近的栈道,因前不久的暴雨,损毁不少,被封停了。于是只能折回来。

攀完岩后总结回顾,整个过程不算惊险,无恐高症的人并无高处不胜寒之感。但因为是第一次攀爬如此高俊陡峭的悬崖,在几个艰险的地方,还是叫人心跳加速,脊背的汗毛也竖立起来。虽不算艰难,但仍值得给自己点赞:我还是行的,没尝试过的其他什么什么,也许还有许多潜能呢!还有,今天要是不攀岩,没有挂壁上的得瑟爽歪歪,才真遗憾呐。

中午回到游客服务中心所在的红石街。时间已过了饭点,街上游客不多。这条红石街,原先我以为是商业开发后,依周围众多红色砂岩山石命名,实际上并不是。

因午饭后要去到千龟山,加上刚才等待电瓶车返回时耽搁长了点,时间有些紧了,于是两人找了家食客较少的餐馆。请店主给我们做最快的吃食。

这是一家一排两层楼瓦房的餐馆。中年男主人在给我们下面条。中间屋子里,一个小女孩,正看电视,她的奶奶在旁闲坐。老人与男士一道,与我们闲谈。原来他们就是本地居民,红石街是村名,这里是中村,还有上村和下村。这里居住有傈僳、纳西、彝等民族,店主一家是傈僳族。我们说:你们这儿好啊,山清水秀,天天看得见三次日出,还有那么多红石头山,还有山上的石龟!他们不以为然地说:我们这大山上不好苦钱呐!还是你们城头人好在,城里什么都不缺,还可以到处去玩!对我们这些久居钢筋水泥丛林的人,对于他们日常栖居的青绿山水的羡慕,他们多少有些不解。

摆渡车穿过红石街右转,就进入通向千龟山的沟谷。谷底和近旁依然是满目葱茏,沿壁和高低错落的山上,红色砂岩摆出想啥像啥的种种造型。

这就是黎明千龟山,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一片神奇丹霞地貌区。这里有不少红色岩石表面风化形成美丽的龟裂状构造,其中一座山坡形如千万只小龟又组成一只大龟,排列自然有序,仿佛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行进,堪称黎明丹霞风光中的一绝。

爬升距离不算近,坡度较陡,缆车分两段上行。随轿箱缓缓上升,可从不同角度看大大小小的龟背、灵芝峰、情人柱和南天门。直至脚落地上,手扶栏杆,于高处总览环山的龟石神峰,再一一走到近旁。

走不远先听到回荡在整个山谷的响亮唢呐声。上下旋绕的步道正引向一位忘我吹奏的七十多岁的老先生。不像其他爱好乐器的先生,拿个二胡,来一段民谣清曲,或拉个手风琴来段老歌。眼前这位正吹着女高音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曲调。旋律有些跑调,但声音脆响,送出的音响碰到三面环山,环绕成立体声,灌进每位身居山里的人耳,成为别样陶醉。这个午后,在一种错落山影朦胧的阳光下,大伙就踩着这个欢快中略带跑偏的曲子,用走田埂的步伐踏行在山道上,别有一番意趣。我相信,下次我们若再次来到这里,又恰好碰到老先生上山吹唢呐,他吹出的旋律定会板板扎扎,声音更脆。我们也欢喜再听“在希望的田野上”。且让群山存封这个他日再遇的期许吧。

踩着沿“巨鳞”旁边铺设的栈道,行进在一座巨大直立的山峰下,顶部的“风化巨鳞”一层一圈螺旋而下,下半部是赤红的裸露山壁,这个就是佛陀峰。要绕到佛头高处的另一侧从上往下看,就能看到一个巨大的佛头了。那么逼真,真像是大自然在塑造佛头前,是先在图纸上设计过,然后照图施工的。

看完佛头回身,正是在“千龟”峰旁边了。正如宣传介绍的一样,一大块裸露并风化成片片巨鳞状的山岩,好像一只巨大的乌龟在爬行,龟身上成百上千的巨鳞状山岩又好像一只只小龟,大龟和小龟爬行的方向,是太阳升起的东方,千龟山因此而得名。这一大座经若干年风化后龟裂的岩石,被保护了起来,游人不允许爬上去,旁边还有一位工作人员值守着。

千龟峰的左后方,又一座龟形的石峰,就像一只大乌龟正在奋力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爬行。我们队伍里的几个人,就找了个角度趴下,竞相扮演大石龟的头。

另几面环形山带的座座山峰上,你眼中的石龟,无不显现出“千龟竞渡”的各式姿态。以及当中的那个“情人柱”,从这个角度看,是两个情人正紧紧相拥。从另一方向看,又像一朵得了天地之灵气,长得硕大无比的灵芝。

站在朝天门的观景台上,老觉得自己是站在舞台边拉布幕的工人,不禁回看身后石墙内,啥时会走出几位准备演出的仙家青少。

过天书壁,抬眼看那一摞摞悬崖磊成的天书,自然不知其意。我连人间的书都没念董几本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