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郎神和八戒要打杀九头虫,为何悟空却要放 [复制链接]

1#

祭赛国夺回*金宝塔中佛宝舍利子一节,悟空、八戒和二郎神三位联手搞定了罪魁祸首九头虫。二郎神和八戒要对九头虫下死手,赶尽杀绝,悟空却拿定主意,放生了九头虫。

九头虫唆使万圣龙王和万圣公主一家子做共谋,借助一场腥风血雨偷走了祭赛国宝塔中的佛骨舍利子,使得祭赛国国君蒙羞,天子蒙尘,金光寺僧人遭受无妄之灾。整个事件中,九头虫是始作俑者,罪魁祸首,偷了佛宝与九叶灵芝,挑战西天与天庭权威,胆大妄为,劣迹斑斑,铁证如山,其罪当诛。

有意思的是,当二郎神、八戒和悟空三位联手围困九头虫,九头虫伏法在即,插翅难飞的时候,猪八戒和二郎神都要对九头虫来个赶尽杀绝,永绝后患,孙悟空却一反常态,大手一挥放过了九头虫,任他逍遥而去,逃遁北海,保全了性命。

前来助阵的二郎显圣真君都如此卖力,一向慵懒的八戒都如此给力,作为主场头号种子选手的猴哥却放水了,明明临门一脚,就进球了,猴哥却故意来了个越位动作,这是为什么呢?猴哥此举,对得起唐长老和西天佛祖给开的天价工资吗?对得起祭赛国国王和金光寺众僧给予的信任和殷切期望吗?斩草不除根,除妖不绝患,猴哥打的是什么主意?

其实奥妙就藏在唐长老的一句话中,看似平平无奇,甚至有点拖后腿的唐僧,他也有灵光一闪的时候。这一次,唐长老金蝉子附体,刹那之间恢复了前生七秒记忆,一语道破玄机,振聋发聩,犹言在耳。长公子扶小苏和你一起做个快乐的分享——唐僧一般不说实话,一说真话,就是石破天惊。

事件表象:九头虫偷佛宝舍利,祭赛国国王震怒,金光寺僧人遭殃。

祭赛国:祭赛国是个什么国度。

龙蟠形势,虎踞金城。四垂华盖近,百转紫墟平。玉石桥栏排巧兽,*金台座列贤明。真个是神洲都会,天府瑶京。万里邦畿固,千年帝业隆。蛮夷拱服君恩远,海岳朝元圣会盈。御阶洁净,辇路清宁。酒肆歌声闹,花楼喜气生。未央宫外长春树,应许朝陽彩凤鸣。——《西游记》

小说作者吴承恩给了这么一大段描述,不惜笔墨,不吝墨水,对祭赛国做了一个整体描述,大为赞誉。用悟空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三个字:帝王都。孙猴子什么时候这么夸过别人?祭赛国给人的初次影响相当好,堪比长安盛世李唐。

此城名唤祭赛国,乃西邦大去处。当年有四夷朝贡:南月陀国,北高昌国,东西梁国,西本钵国,年年进贡美玉明珠,娇妃骏马。我这里不动干戈,不去征讨,他那里自然拜为上邦。”——《西游记》

金光寺僧人对此做了更为具体的描述,祭赛国是西域大邦,西牛贺洲地界上的大国,四夷来朝,不征而服,不教而化。祭赛国了不起,祭赛国是个好地方。

九头虫偷佛宝,金光寺僧人代过。

三年前,西游记中神奇的三年前魔咒,九头虫落脚乱石山碧波潭,摇身一变,成了万圣龙王的上门女婿,万圣龙女的赘婿,未来可期的碧波潭水晶宫的继承人。

所有的一切都是九头虫操弄的。他偷走了祭赛国的国宝,*金宝塔中的佛宝舍利子,同时唆使万圣龙女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

碧波潭龙宫是亮起来了,华光四射,昼夜通明不夜天,祭赛国佛塔黯然失色了。国王震怒之下,拿金光寺僧人说事,认定和尚监守自盗,把一切罪过都归罪于僧侣,戴上夹板,游街示众,以示惩戒。

取经人出手相助。

金光寺僧人蒙冤受辱,唐长老泪流满面。不看僧面看佛面,唐僧菩萨心肠,慈悲为怀,同门受辱,切肤之痛,感同身受。由此,指使孙悟空想办法搭救和尚,解厄金光寺。

后面就是猴哥的一番具体操作,捉了守塔的两只鱼精,顺藤摸瓜,一路寻摸到碧波潭,展开了与万圣龙王和九头虫之间的一场殊死搏斗。

同样面对九头虫,为何二郎神、八戒和孙悟空的表现迥异,一边要斩草除根,彻底打杀九头虫,一边要来个“捉放曹”,放九头虫一马呢?主观动机,终极目标,无非如此。我们接着往下分析。

智斗九头虫:九头虫的放肆与二郎神、孙悟空的各取所需。

九头虫:虫是什么虫。

顾名思义,九头虫有九个脑袋,十八双眼睛。平时收拢起来,远远望去,等于是一个人脑袋上环形均匀分布了十八只眼,真正传说中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九头虫不是本土人士,不是西牛贺洲的产物,也不是来自南赡部洲,更不是东胜神洲。美猴王没见过这个物种,天蓬元帅猪八戒也不认识。统帅天庭八万天河水师,贵为北极四圣之首的八戒,什么神仙妖魔人物没见识过?八戒居然说,他自打从娘胎里出来就没见过如此奇怪的家伙。天下四大部洲,九头虫只能是来自北俱芦洲,盛产妖魔*怪的地方。

九头虫虽然叫“虫”,实际上非常怪异,类似蛟蛇与飞鸟之间的这么个神兽,可腾空,可潜水,水陆两栖,海陆空皆可。

九头虫的做法有点匪夷所思,他不惜入赘,为的就是偷取祭赛国的佛宝舍利子,以及瑶池王母的九叶灵芝。九叶灵芝滋润舍利,结果就是可以光照龙宫。好么,九头虫不惜得罪天庭和西天,树敌与三界,为的就是点灯玩火。

匪夷所思,怪异,离奇。九头虫吃饱了撑得慌,拿身家性命开这么大的玩笑。

二郎神:二郎显圣真君要的是什么。

二郎神杨戬是玉帝的亲外甥,瑶姬嫡亲的唯一儿子,驻扎灌江口的一方霸主,神仙界“听调不听宣”的一方诸侯。二郎神喜欢围猎,架鹰带犬,金弓银弹,呼朋引类,率领梅山六圣打野,各种飞禽走兽都是他的盘中餐。

乱石山碧波潭,听这名字就是个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这里有什么值得二郎神屈尊光临的?不是偶遇,不是路过,而是预谋,有所求。

二郎神此次前来,所为何事?九叶灵芝草。九头虫唆使万圣龙女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得有个说法吧?王母的宝贝是谁可以说拿就拿走的吗?怎么办?外甥走一趟。

二郎神对九头虫和万圣龙王一家是有所区别的,他的目的很明确,目标很清楚,思路很直接,针对的就是偷取九叶灵芝的幕后主使九头虫。

六圣道:“大哥忘了?此间是乱石山,山下乃碧波潭,万圣之龙宫也。”二郎惊呀道:“万圣老龙却不生事,怎么敢偷塔宝?”——《西游记》

二郎神装模作样,装傻充愣,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梅山六圣提醒后,他却说:“万圣老龙却不生事,怎么敢偷塔宝?”在杨戬的心里,万圣龙王是个安稳的人,不是那种惹是生非的人。

二郎神对万圣龙王如此了解,可见是有交情的。说白了,大家都是地方豪强,一方霸主,他犯不上跟万圣龙王较劲。今天没了你,明天可能就没了我。然而又不得不行,舅母大人的面子要给,至少得说得过去,快刀斩乱麻,只拿下罪魁祸首九头虫就可以顺利交差,其他爱谁谁。所以九头虫就是他要针对的唯一目标。

孙悟空:猴哥想的又是什么。

九头虫说,他偷他的佛宝,猴哥取他的经,关取经人什么事?这件事跟取经人没有直接关系,九头虫跟其他妖精不一样,他压根就没想吃唐僧肉,也没有阻挠西天取经的任何直接意图。猴哥不是多管闲事吗?

悟空怎么说的?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你偷了佛宝,祭赛国国王降罪与无辜的僧人,这就关系到我佛家弟子了。孙悟空的意图是什么呢?你把佛宝舍利还给我,免除了金光寺僧人的苦难,到此为止,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美猴王为什么对九头虫网开一面,不感兴趣呢?唐长老金蝉子附体,一句话说出了其中奥妙。

事件性质与真相:唐长老曰,你这个祭赛国国王不老实。

祭赛国表面一派繁华,四国来朝,实际则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祭赛国国王:何德何能。

三藏道:“既拜为上邦,想是你这国王有道,文武贤良。”众僧道:“爷爷,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西游记》

祭赛国繁华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金光寺僧人给出了答案:“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这话不好听,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祭赛国文武无能,国王无道。

我这金光寺,自来宝塔上祥云笼罩,瑞霭高升,夜放霞光,万里有人曾见;昼喷彩气,四国无不同瞻。故此以为天府神京,四夷朝贡。——《西游记》

祭赛国靠的是什么呢?不是国君治国有方,不是文功武备,文武贤能,完全靠的就是*金宝塔中的佛宝舍利子之光。换言之,人家敬的不是祭赛国国君,而是佛宝舍利。

三藏闻言,点头叹道:“这桩事暗昧难明。一则是朝廷失*,二来是汝等有灾。”——《西游记》

一向拖后腿,给猴哥出难题,屡屡帮倒忙的唐长老,这个时候表现惊艳,金蝉子附体,鱼的七秒钟记忆,如来座下二弟子在灵山雷音寺敲木鱼的功夫显现了出来,神*附体,灵光乍现,金句出来,一语惊醒梦中人。

这桩事暗昧难明。不能光看祭赛国国王的一面之词,祭赛国的浮华表象,宝塔失舍利,事情不简单。有格局,有眼光,有视野。唐长老火眼金睛,猴哥顶礼膜拜,自叹不如。

一则是朝廷失*,二来是汝等有灾。

唐僧这句话翻译起来就是,佛宝舍利加持了祭赛国,佛祖和西天给了祭赛国莫大的荣光,寄厚望与国王,希望他能维护一方,造福一方。有舍利的加持自然是好事,关键还得靠自己,打铁还得自身硬。祭赛国国王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舍利身上,等于是舍本逐末,忘了根本。佛祖普度的是众生,国王服务的是万千黎民,这才具有一致性。

结果是什么呢?祭赛国国王做得不够好,有悖天道,必须有所惩戒,提醒。由此殃及池鱼,金光寺僧人做了背锅侠,替罪羊。

殊途同归:二郎神与悟空的真假配合,给九头虫出路。

九头虫偷佛宝舍利事件,到这里就很清楚了。

祭赛国国王做得不够地道,不厚道,获罪于天,天谴之。需要有个人出面来具体操作,提个醒,谁比较合适呢?九头虫不请自来。他是北俱芦洲的妖精,神通再大,终究是个妖精,真武大帝九天荡魔祖师可不是盖的,指不定那天就剑指该地,九头虫人头落地,身死道消了。他需要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好处就是,可以免一死,渡劫一次。

二郎神是什么人?出了名的脑子好,封神大战中各种脑筋急转弯,就数杨戬玩得溜。王母娘娘把交到二郎神手上,杨戬秒懂。后面一番说辞,一番虚与委蛇,不过是逢场作戏,做个样子罢了。

唐僧耳提面命,那句话对悟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猴哥也是个精明人,拿回佛宝舍利,解厄金光寺众僧即可。祭赛国国王有过错,九头虫此举无异是跟天庭和西天做了个很好的配合,默契。

二郎神说,兄弟们一起上,干死九头虫。实际呢,光说不练,嘴皮子动了,手脚没动丝毫。猴哥说,到此为止,大功告成,穷寇莫追。杨戬等的就是猴哥这句话,九头虫逃遁北海,如愿以偿,以一个脑袋的代价,换取了后半生的安逸时光。

最终,金光寺改名为伏龙寺。悟空的意思很明确,叫祭赛国国王铭记这件事,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佛祖要拜,好好做事也是必不可少的,二者缺一不可,心随行动。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二师兄打了个酱油,也没什么奇怪的,八戒心里跟明镜似的,就是不说,守口如瓶。

——春分,春在枝头;细雨轻柔,揉醉你的心头;陌上含烟,呢喃成诗。绣口一吐,就是一个动感的春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