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试点“以房养老” 八成受访者不愿尝试,热点资讯,
7月1日起,京沪等四地开始正式试点 以房养老 ,投保人群为60岁以上拥有房屋完全独立产权的老年人。讨论已久的 以房养老 试点*策正式 破题 。 近期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家庭由于种种顾虑,目前较难接受此种养老方式。同时,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项带有破局性质的 工程 也面临着难以合理定价等挑战。 显然,如何使其既能照顾到老年人的利益,也能保证金融机构的合理收益,中国式 以房养老 仍需进一步探索。 以房养老 四地破题 近日,保监会公布的《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开展 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试点。 据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保险公司承担长寿风险,依照合同约定定期向老年人支付养老年金直至身故,确保老人的晚年生活后顾无忧。另一方面,老年人过世后,其房产处置所得在偿还保险公司已支付的养老保险相关费用后,剩余部分依然归法定继承人所有;如果房产处置所得不足以偿付保险公司已支付的养老保险相关费用,保险公司将承担房价不足的风险,不再向老年人的家属追偿。 民*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表示, 以房养老 如果试点成功,对解决老年人的养老资金问题、盘活已有房屋资源、扩大保险公司业务都有积极意义。 只能 摸石头过河
采访发现,很多老年人对以房养老存在顾虑: 老人领取养老金会不会有风险?
此外,在中国 养儿防老 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一些人也难以接受 以房养老 。 老人们在心理上难以接受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挣来的房子未来成为别人的。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说。 对于开展 以房养老 业务的金融机构来说,这种对房产进行的 倒按揭 方式也并非常规业务,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一家知名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人告诉,房价走势及老人预期寿命如何评估,是金融机构首先顾虑的问题。房价不会总是只升不降,未来预期很难作出准确判断,这对保险公司而言是不小的风险。 同时,由于人的寿命难以预期, 倒按揭 的期限无法事先确定,每月金融机构提供的养老金数额难以准确计算。 上海民*部门调查显示,90%的老人拟将房产留给子孙,愿意倒按揭的不到10%。有专家指出,以房养老作为个性化选择,可从失独和丁克家庭做起。 但近日在上海调查发现,即便是失独和丁克,愿意选择以房养老的家庭也寥寥无几。 在问及是否会选择 以房养老 时,57岁的失独母亲孙慧芬明确表示不会。孙慧芬告诉,等将来两口子去世时,会把唯一的房产卖掉,所得钱款全部捐给以自己女儿命名的爱心基金,用于教育事业。 上海 九成老人不愿 以房养老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街道是以房养老的试点地区,在该区域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无子女的老人和 失独 老人参与以房养老的意向最强。 调查发现,55%的受访者表示关注 以房养老 *策。但在被问及是否会选择 以房养老 时,79%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会选择,仅有6%的人表示会。 与此同时,74%的受访者表示不支持父母 以房养老 。(于梦江)文/新华社郑钧天、吴振东 (除署名外)